2025年4月30日上午,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(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)和航天北斗技术学院在南海校区(北区)共同举办“职业院校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同上一堂课”活动,邀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与线上线下3000余名师生代表共话时空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展,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刘大可,学校党委书记杜安国、副书记梁艳珍,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周国清,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烈平,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院长蔡伯根,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祝会忠,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鲁铁定,武汉大学孙红星教授、金文杰教授等领导、专家、企业代表、师生代表共300余人现场参会。

职业院校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中相关21所职业院校思政工作骨干、学生代表以及惠来县、德庆县中学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线上聆听本次报告。

李德仁院士以“时空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”为题,深入阐述了时空智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。他指出,时空信息服务正从PNT向PNTRC升级,通导遥一体化技术为智慧城市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大支撑,未来需加速空天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与大众化应用,为国家发展筑牢技术基础。魏子卿院士聚焦“X射线脉冲星导航”这一前沿领域,介绍了其自主性、高精度等独特优势及其在航天导航中发挥的关键作用。他指出,脉冲星导航将在近地空间有望实现百米级精度,在深空及星际航行中相关设备将向微型化、轻量化、节能化发展,为宇宙探索提供有力支撑。